2008 年 1 月

文字断想

我一直是一个不会写考场作文的人,每次写的东西总是被批判,被老师斥为“反映的生活内容狭窄,选材极其有限”,此后,弄得什么都不会写了,也不敢写了。我思考我这样每天记录下来的文字的意义,是否真的如老师所说,什么价值也没有。在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世界里——没有阅卷老师的世界里,我及我的文字到底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,又在发挥怎样的作用呢?


一直不喜欢写哗众取宠的东西。那些高考作文必备的要素,诸如同学所说的“密不透风的排比”“火树银花的词汇”“如花似锦的比喻”,的确很能吸引眼球。可我认为那不过是做作得厉害的文字垃圾。自从去年9月开通博客以来,我一直将自己的一点一滴的情感往里边塞,也没有想过要有多少多少的访问量。只是守住这一角天空,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罢了,同时寻找一些和自己有共同声音的人,想来也没有太成功。


曾经的我或许无数次沦落为精神乞丐,在他人的眼里,这是一种无谓的坚守。我也在想,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写出老师需要的文字。我真的要用连我自己都怀疑的,所谓的“自己的声音”去面对高考?恐怕那时我会尽力搜索出一篇他们需要的作文。但我自己内心的那些不满、那些不快与高考作文到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?我一直不敢面对这个问题,唯恐最后的答案是自己的懒惰、自己的颓废、自己的愚笨、自己的另一种做作、自己的故作深沉、自己的华而不实、自己的肤浅庸俗…… …

文字断想 Read More »

相逢应识有相忘

人类的无奈,一如我所说的,一是那些只有等时光过去才能被了解的东西,二是对于感情的极其局限的认识和幻想。

王羲之在《兰亭集序》中说:“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曾不知老之将至,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”这恐怕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。其实不想谈到这些,但憋在心里只会更难受。那些在岁月深处若隐若现的感情,而今看来已不堪回首。可是当初的我是怎样如此决绝地陷入其中的?没有人会有答案。

其实当初的一切我都还记得,我的那些欢笑与快乐确实发于内心,只是现在留下来的不过是一丝后悔与无奈。第一,我没有权利要求你怎样去做,特别是那些我知道只能称为“奢望”的东西;第二,我对我自己的软弱和妥协亦是恨之入骨。可能一切就像三毛说过的“没有爱,我也什么都不是了。”为什么她要用上一个“也”呢?可能那时的她同现在的我一样,被某个人遗忘在某个角落里,她悔不该当初陷入那段感情。可是当她真的要做一个没有爱的人,她又有些不情愿了。 …

相逢应识有相忘 Read More »

未来的事情

林采宜在《底色》中说:“有些人骨子里自卑,有些人天生的自恋,有些人敏感,有些人宽厚。这些潜意识多是童年的延伸,是性格的底色。”记得以前,我总是将自己与“普通人”划分得很清楚,除了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确胜他人一筹以外,更多的恐怕是性格中的极度自尊和自卑使然。


今天父亲又谈到我的数学科目,不知道为什么,一向虽然自卑但有很要强的我,有些无动于衷,心无波澜。我的想法是,不论一个人有多么的优秀,总有某一刻某一时,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总会有不如他人的地方。何况我的数学还就真的奇烂无比,再加上自卑呢?


所以突然会有一种失败的感觉。如果说以前的“高人一等”还附加上了真才实学,那么现在那些支离破碎的自信,则完全是建立在自尊和自卑之上的。这样的一层泡沫,细想来,已经载着我走过了三年的高中时光。我总是相信自己在别的方面一定能胜过别人。可是这样的想法似乎已被无数次证明是错的,于是我从自己一个人的高空摔到人民大剧院的中央……然后脑海里立刻浮现出“天壤之别”“判若云泥”这样的词汇。 …

未来的事情 Read More »

1 2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