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真如诸位所说,世间的一切都很简单,对吧?
我呆坐在书房里,望着书柜里静静躺着的一本本书,我回忆着当初从书店里抱回它们时的喜悦。有很多都还没有读完,诸如三毛的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、陈丹青的《多余的素材》。我知道,尽管我一直以爱书人自居,从小也被大家公认为藏书众多的人,其实自己心里感到相当惭愧:我不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的人。有人说读书和写作都好比是自救,是感情宣泄的一个出口。或许是我理解错了吧?书不能救自己,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。是我沉迷于一种妄想,妄想书能拯救我。其实错了……
世间的每一个人走在疲于自救,是没有谁可以永远地被自己去相信,也从未有谁,会为了偶尔路过自己生命中的一个陌生人,停下匆匆的脚步。我早应该知道这点的。这样我就不会一直一直去重述自己的痛苦,哪怕它们淤积在我的心里,让我无法呼吸。大家的痛苦我没有看见,那么我就不该自私地将自己的伤口暴露给大家。
无论如何,我告诉自己,我完全有能力走出来,走出那些充满虚伪和假装的世界。沉迷是没有用的。爱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。或许H 有一句话说对了“受不良刊物《青年文摘》、《读者》的影响太大,潜移默化”我给大家的忠告是,这个世界上,不是一切都能靠爱去解决。“我的爱是真的”已经成为过去,那只是无数埋头弗洛伊德、苏格拉底的愤青们的过时宣言。而现在的人们更愿意相信,一个人如果没有墓碑,那他算不上已经死亡。而死亡,在更多的地方,是震天的锣鼓喧嚣和鞭炮齐鸣,并非那些没有确定性的眼泪和悲伤。
最近突然发现,自己已经沦落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。尽管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人,但我确实恨自己的自私和自我。我从大家那儿得到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,可我更多的时候是在伤害周围的人。我不是一个会感恩的人,我不会对对我好的人好。就像对父母,我知道他们总是尽力创造最好的环境给我,可我还是会固执地认为,如果我是一个孤儿会幸福得多。我沉迷于自己的小小天地,丝毫看不到自己从外界获得的阳光。那天倚窗遐想,望着天空中低压的云层的时候,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:你是一个自私的人,我们对你的好你全看不到,你总要沉迷在自己的痛苦里,其实生活很简单,就那么一点东西,你的痛苦就更简单了。我很感谢TA对我的了解,被人了解有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(尽管有时会给你带来很多的烦恼,诸如自己生活空间的极度压缩)。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彻底地了解他人,而肆意地猜测别人的痛苦甚于在伤口上撒盐,后者仅是否定,而前者则是对一个生命体存在意义的蔑视和践踏。
总而言之(其实我并无什么结论可下),以后要慎重地对待爱,无论是他人的,还是自己的。于前者是尊重自己的良心,于后者却是承认自己的意义。我活下来的意义并非毫无保留地去爱一个人,应该还有其他的意义是吧?既然这样,滥爱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,也是对爱自己的人的不负责……
P.S:第一次以“无题”为题写东西,因为心中确是很乱。在陷于比全国铁路线更为复杂的空间向量之后,写下这些东西。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到放松还是紧张。内心的安宁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,世界永远都不是我们想要它变成的样子。我还是要面对高考数学的22道题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