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教

回报

“高考”逐渐成为家庭谈话的关键词。父亲总是冠冕堂皇地说成绩并非很重要,但是他觉得我为学习了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努力,应该有一个好的回报。我也没有力气去想他的话是否发自内心,只是我在内心苦笑:如果人付出了就有回报,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?恐怕他从未想过。


如果我对过去的时光付出了思念,它就能停滞不前;如果我对我的那些花付出了眷恋;她们就不会在料峭的冬天枯萎;如果我对身边的人付出了不舍,他们就不会一个一个在某日离我而去……那么我恐怕早就不会是我了。在更多的时候,这样的“等价交换”只是一种奢望罢了。


有人说是我自己要求得过多,恐怕我不能同意。曾经眼睁睁地看着信任换回背叛,关心换回中伤,好意换回怨恨……那么我要求的是不是还很多呢?我总是问自己我到底是怎么了?总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横在我和他人的面前,永远不要问要用多少感情,才能把这条鸿沟填平。它已经无法被填平了…… …

回报 Read More »

内心的宗教

 

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。

——《新约·马可福音》

千疮百孔的黑色在淡黄色石砖的表面和缝隙处不羁地扩散,隐约在陈述这座教堂浩渺的历史。教堂的周围永远都是一派盛夏的绿色,绿得发亮的藤蔓缠绕着攀援上倾圮的高墙,在坑洼的地面投下斑驳的树影,浅声吟唱着光与影的和谐。这里面的天空高而远,阳光在这儿可以将白昼的力量发挥到极致。在这个范围的高墙中,每个礼拜都会传出祷告的声音和唱诗班缥缈的歌声,向外一圈一圈激荡这个城市所有的繁华。

从小和布娃娃玩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萌生要去这座教堂的念头。多雨的夏季,她痴痴地望着手中的《圣经》。黑色的封皮上缠裹着一条又一条的胶带,意图掩盖岁月留下的痕迹。她始终记得外婆临终前坦然不惊的神情,对死亡就像迎待一位故友。外婆唤她到床边,从她保存了大半辈子的香木盒子里,用遍布沟壑的手拿出一本《圣经》,眼里充满了期许的神情。然后她的手垂在《圣经》黑色的封皮上,安然地闭上了双眼。她就这样怔怔地望着,不知道这其中到底封存着一种怎样的力量,使外婆至死都紧抓住不放。她自小跟着外婆长大,从小到大见到最多的是贴满了屋子的十字架画像,而外婆总是将她为数不多的时间用来长时间地跪在画像前祷告。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就能得到一个人想要的生活,抑或是这全部的意义就在于教给人一种去留无意、宠辱不惊的心态?她想起和外婆在一起的下午茶时光,那一切就像是一幅散发着时光香味的木版画。而今,她环视空荡荡的房间,心中泛起一阵岑寂的涟漪。 …

内心的宗教 Read More »